2024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开始征集啦!

发布时间:2017-09-18

各有关单位:

  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交通运输部、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支持下,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创新发展,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研究,拟于2018年6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交通让世界更美好”。

  现面向国内外交通运输及相关领域征集论文,有关事项如下:

  一、时间、地点与语言

  时间:2018年6月18日报到,19日至21日开会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7号)

  大会语言:中文、英文

  二、主要内容

  本次大会由主题论坛、专题论坛、博览会、竞赛等多项内容组成。学术交流主要包括以下板块,详细内容请见附件1及大会网站(大会官网正在改造升级,敬请关注相关更新信息)。

  1.公路工程

  2.结构工程

  3.交通工程

  4.运输规划

  5.水上运输

  6.轨道交通

  7.航空运输

  8.交叉学科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丰富的专题论坛,包括第二届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论坛、第二届中非交通合作论坛、2018智慧城市交通国际会议、第二届中国长大桥梁建设与管理论坛等。

  三、论文提交与评审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并请各学部委员积极组稿。投稿截止日期为2018年1月31日,过时网站投稿系统将自动关闭。请有意投稿的代表务必尽早投稿,在线提交到2018WTC论文系统http://wtc.9811.com.cn/。

  如果已向2017WTC提交过论文,可使用在2017WTC系统中的注册邮箱,通过“找回密码”完成用户激活,并在2018WTC新系统中按提示完善用户资料。如果是第一次提交论文,需要先使用常用邮箱作为用户名注册,国内作者请在中文网页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可点击“论文提交”按钮完成提交。提交成功后会收到系统邮件通知。

  提交论文时,作者可选择三种提交类型中的一种:(1)仅在大会演讲;(2)演讲并收录大会论文集;(3)演讲并推荐发表期刊。类型(2)和(3)的论文不能与已发表论文或已提交其他期刊及会议、处于审核状态的论文有实质性的内容重复。提交的论文由学科所属技术委员会主席指定三位审稿人,对文章的原创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评审。生成评审结果后,投稿邮箱会收到邮件通知。论文评审结束后,被录用的论文可以再次提交修改稿。

  论文以Word版形式进行提交,提交前请注意符合论文要求,见附件2。

  四、论文征集与发表

  大会现面向海内外征集论文,论文题目涉及以上内容但不局限于以上内容,论文语言为中文或者英文。 

  经专家评审通过并确定参会的优秀论文作者,将被邀请进行大会论坛演讲发言或墙报展示互动交流,会议将通过扩大交流范围和展示形式,注重代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经评审录用的论文,将收录在《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U盘中。优秀论文将被推荐到高层次期刊发表。

  论文征集主要时间如下:

  2018年1月31日,论文征集结束。

  2018年3月31日,论文评选结束并通知作者。

  2018年4月30日,论文作者发言确定。

  五、组织机构及人员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

  中国公路学会

  协办单位:

  中国航海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六、参会人员

  大会诚挚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国际交通组织官员、“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成员负责人,论坛讲演、会议论文作者,参展商代表,各级交通运输领域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工程建设企事业等单位及相关从业者积极参与大会。

  七、联系方式

  论坛办公室:010-84976578

  网上咨询:QQ群603592580

  附件:1.学术论坛主要内容

     2.论文提交及格式要求

                            二○一七年九月十五日

  附件1:

  

学术论坛主要内容

  1、公路工程

  1.1 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多尺度力学与特征分析、功能与永久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设计与性能预测、特殊地区与环境路面

  1.2 水泥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水泥路面施工与养生、水泥路面养护与维修、新型混凝土路面与技术

  1.3道路材料:沥青材料与沥青混合料、水泥与水混凝土、骨料和基层材料、新型道路材料和环保材料、材料力学和数值计算

  1.4 几何线形与路线排水:路线及交叉几何设计、公路几何设计与安全、道路几何设计新技术、道路排水

  1.5 路基岩土:公路工程地质、土的基本特性与本构关系、路基综合设计处理与加固、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特殊地区路基

  1.6 路面检测与养护:路面检测、评估与维修,路面养护技术和材料,桥梁检测、状态评估与加固1.7 智慧道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移动技术,绿色再生与可持续发展交通,新技术及应用,无人驾驶、车路自动化与导航,道路运营与管理,基础设施监测与资产管理

  1.8 道路安全与应急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监测、预报与处置,应急疏散,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保护,路面表面特性与车辆相互作用

  1.9 施工工程与项目管理:设计施工自动化与数据科学、基础设施与灾害管理、可持续设计与施工

  2、结构工程

  2.1 桥梁结构设计、施工与检测:桥梁结构理论与极限承载力、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桥梁施工控制、钢与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桥梁工程检测与评估

  2.2 桥梁全寿命安全监测、评估与管理:先进传感技术与传感网络、桥梁结构全寿命期安全监测、桥梁结构建模与模型修正、结构特征提取/损伤识别/状态评估、桥梁结构性能预测与风险管理、大跨桥梁行车安全

  2.3桥梁工程防灾减灾-抗震: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桥梁减隔震技术、新型抗震体系、桥梁抗震评估与加固

  2.4桥梁工程防灾减灾-抗风:桥梁风效应CFD数值模拟、大跨桥梁等效风荷载、风环境及风效应监测、大跨桥梁风致振动控制、风洞试验技术

  2.5桥梁建造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桥梁建造信息化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与组合结构、施工技术与装备

  2.6桥梁加固与维护:桥梁加固新材料及新技术、桥梁维修加固后结构性能与加固质量评价理论、桥梁维修加固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加固过程及加固后的安全监测与评估技术、加固新装备研发与应用、桥梁快速更换技术与应用

  2.7隧道与地下结构设计、施工与监测:寒区隧道建设技术、构造运动强烈地区隧道建设技术、新型隧道结构型式、隧道施工阶段监控量测新技术、富水岩溶、黄土、瓦斯地层等特殊地质区隧道建设技术

  2.8水下隧道设计与施工:水下盾构及TBM隧道设计与施工、沉管法隧道设计与施工、水下钻爆法隧道设计与施工、水下隧道新工法、新材料及新技术

  2.9隧道交通工程及防灾减灾:隧道工程照明节能控制技术、修复新材料、隧道工程火灾烟气蔓延机理及控制技术、隧道工程结构防火抗灾及消防设计、隧道工程灾害通信控制技术

  2.10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与灾害预警:隧道地质超前预报、隧道灾害致灾机理、隧道灾害监控预警、隧道灾害动态调控、隧道地质监测预警

  2.11隧道健康检测与加固:隧道病害加固处治技术、材料和装备、隧道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隧道结构长期性能演变、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在役隧道结构性能监测系统

  3、交通工程

  3.1 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调查方法、数据分析与管理、IT技术及应用、交通监测与性能评价、交通行为分析

  3.2 交通设计与建设:交通网络设计、交通环境与设施设计、施工管理、设计与施工技术前沿

  3.3 交通运营与管理: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质量、交通流理论、交通信号系统、交通维护与运营管理、数据驱动的交通管理、交通仿真、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前沿技术

  3.4 交通安全与环境:交通安全管理,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安全教育、规制与法律,交通运营安全,新能源车辆与环境

  4、运输规划

  4.1 综合规划:多模式综合运输规划、货运规划与物流

  4.2 需求分析:出行行为与需求预测、运输网络模型与分析

  4.3 运输经济:交通投资与经济发展、交通设施与土地开发

  4.4能源与环境:运输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交通系统

  5、水上运输

  5.1 水运工程与安全:水路运输规划和管理、 水运信息工程学、水运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水运基础设施工程、水运交通安全与风险评估

  5.2 港口运行与管理:港口治理、港口运行、港口定价、港口竞争与合作

  5.3海事经济和政策:港口经济学、政策与管理,航运经济学与运营,海事环境与可持续性,区域发展与启示,海事培训与教育

  5.4 海事物流与供应链:跨境电子商务和保税物流、海运网络和海运物流链、内陆网络和地下物流、多式联运和海陆一体化运输

  5.5海事商务与海商法:海商法、航运金融和海事保险、海事商务

  5.6水路运输系统优化:海事网络分析、港口运营优化与管理、水运物流管理

  6、轨道交通

  6.1 铁路旅客运输:铁路客运组织、铁路客运服务

  6.2铁路货物运输与物流:铁路货运组织、铁路物流

  6.3铁路运行组织与调度:铁路运输计划与运行图、铁路调度指挥与调整

  6.4列车运行控制: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6.5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组织

  6.6轨道交通安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轨道交通应急处置

  6.7 轨道交通土建技术:线路、轨道、轨下基础、振动噪声

  6.8 轨道交通装备系统:机车车辆、电气化、通信信号

  7、航空运输

  7.1 航空交通信息工程:航空导航、航空监视、航空通信、航空信息处理、航空交通大数据

  7.2 航空交通运输管理:飞行流量管理、空域协同运行、机场运行管理、航空安全、通航与无人机、民航运输经济、学术期刊

  7.3 机场工程

  8、交叉学科

  8.1 基础设施融资投资和管理:公私合营、基础设施资产管理

  8.2 数据与信息:交通数据科学理论与方法、数据融合和分析及特征提取

  8.3 智慧城市:面向未来的城市综合交通、智慧型交通基础设施系统、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8.4 交通环境:交通污染、绿色交通系统、交通节能减排评价

  8.5 车联网:车联网政策和安全、车联网技术、方法及应用、车联网社会和经济影响

  附件2:

  

论文提交及格式要求

  一、论文以Word版形式进行提交,提交前请注意符合论文要求。

  二、论文需报送全文及中、英文摘要。字数不超过8000字。中、英文摘要均不超过500字。

  三、论文应完整而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请用计算机排印。

  四、论文中的照片应清晰明了,电子文件形式为*.jpg、*.tif、*.bmp、*.gif。

  五、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下列各项不可缺少。

  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加黑字体,居中排;

  2.姓名(第二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

  3.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及联系电话(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排,六楷字体;

  4.摘要:五号楷字体。

  5.关键词:五号楷字体。

  6.请将以上内容译成英文顺排,格式参见中文论文模板。

  7.正文:五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


  8.每个图、表或照片一律按250字计算。

  9.参考文献。文章必须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4字用五黑居中。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著作: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如有两个以上作者,作者间用逗号分开);

  (2)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10.作者简介。请在参考文献之后附作者简介,用五黑字体左起顶格排,后空一格,接排。作者简介在100字以内,包括姓名、工作单位、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

  六、英文论文格式要求请参见英文论文模板。

  七、论文文字和格式务必符合本通知要求,否则,将会影响文章的收录。

  附件下载:关于征集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