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服役 智能监测 性能提升(图) ——第一届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论坛在西安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1-08-31 来源:中国公路学会室外阴雨绵绵,会场热火朝天。6月17日,世界交通运输工程技术论坛(WTC2021)第二天,以“安全服役·智能监测·性能提升”为主题的WTC2021分论坛——第一届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论坛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公路、铁路交通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桥梁建养工作者200余人参加此次学术盛会,共同聚焦桥梁安全与寿命,围绕桥梁服役全寿命周期中安全与延寿的关键技术难题,探索桥梁安全耐久保障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助力交通科技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推动我国向“桥梁强国”快速迈进。
本届论坛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办,桥梁结构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办。山东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主任、教授孙利民;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牟廷敏;长沙理工大学教授颜东煌;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郭健;长安大学教授梁鹏;武汉理工大学副主任、副研究员范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原纪委书记、研究员李亚茹;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人事处处长焦令菲,副处长张高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尚传,副研究员李鹏飞出席论坛。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李斌致辞,广东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鲜荣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亲临现场,以音频方式带来主题演讲。
“2020年,我国公路桥梁91.3万座,居于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大国,特别是在跨江河、跨海湾等桥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随之,桥梁垮塌事故近年来发生不断,表明我国在桥梁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且形势严峻。”李斌在致辞中指出,在役桥梁运营安全保障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随着我国在役桥梁数量增加而桥龄日增,桥梁结构老化、服务功能下降是必然趋势,提升其安全与健康已成当务之急。真正找到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原因,找到在役桥梁运营状态进行长期检测与监测的技术手段,找到合适的旧桥维修与加固技术方案,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应急处置,是举办本次论坛的真正意义所在。
“桥梁健康监测是目前在桥梁运营阶段采用的维养新技术,我国已有近千座各类桥梁安装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集了海量的监测数据。”通过分享融合计算机视觉的新型桥梁动态称重技术,基于列车响应的高铁桥梁动力特性识别,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清洗、修复与重构,桥梁健康监测大数据研究范式,区域桥梁动力灾害模型参数化建模,桥梁混合监测与数字孪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桥梁管养文档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探索等土木工程最新进展,孙利民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主题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将为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提供诸多应用场景。
牟廷敏在《拱桥吊索的技术发展与安全保障》主题演讲中,通过回顾不同吊索的索体构造、锚具构造、索体和锚具连接构造和桥面结构构造的发展历程及其与拱桥吊索安全性的相关性,分析中承式或下承式拱桥吊索结构体系的受力行为、吊索寿命与主体结构寿命差异的技术现状,提出拱桥吊索安全保障技术和建立安全评价方法,为吊索设计和拱桥安全服役提供技术参考。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PC)箱梁桥服役期内开裂现象较多,裂缝的存在轻则缩短桥梁使用年限,重则影响桥梁结构安全性。为此,针对PC箱梁桥梁抗裂性能,颜东煌带领团队开展了长期研究。颜东煌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抗裂性能防控方法与新型监测技术》主题演讲中,集中分享了开裂前PC桥梁实际应力状态、开裂后PC箱梁桥裂缝发展稳定性、混凝土桥梁裂缝监测方法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PC桥梁合理受力状态确定和评估提供依据。
作为论坛的中场压轴嘉宾,86岁高龄的宋振骐院士在《关于我国公路建设创新突破重点的浅识》主题演讲中,以专家视角,结合大量数据与实际案例,分别对地下隧道工程建设,城市、乡村高架路桥建设工程,过江(河)、跨海、越谷的桥梁建设工程三个方面的设计、建设、管养等阶段所存在的问题给予简明扼要的分析与可落地的解决方法。
“桥梁服役过程中的性能劣化、初始抗震设计缺陷等情况较为普遍,导致我国大量在役桥梁抗震能力潜在不足,研发与桥梁整体抗震性能相协调的减震设备、抗震措施、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已势在必行。”程寿山在《在役桥梁抗震性能提升技术研究》主题演讲中介绍,该项研究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在役桥梁抗震性能评价体系,构建以多级设防抗震理念为指导的桥梁抗震性能提升设计方法,明确桥梁抗震性能提升的力学性能关键参数,揭示相应的变化规律,形成可为我国桥梁抗震性能提升提供基本依据和实践指导的技术指南、规范,并开展工程示范运用。
随后,鲜荣通过远程语音方式,作《粤港澳大湾区桥梁缆索健康与安全实践与思考》主题演讲,郭健、梁鹏、范典、赵尚传、李鹏飞5位嘉宾分别围绕复杂海域条件下大型桥梁的智能化船撞安全防护方法、桥梁安全监测系统集成、大容量光纤传感网络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公路桥梁耐久性检测评定方法及要点、中小跨径配筋混凝土梁桥安全可靠性评估5个不同主题进行主题演讲。主办方分别为演讲嘉宾颁发“世界交通运输工程技术论坛(WTC2021)学术报告证书”。
此外,本届论坛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还发布创新人才招聘、博士后和研究生招录需求发布会,欢迎有志于从事公路交通领域的高端人才积极报名。